河南工业大学与台湾中原大学合作办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版 本:2017.2.0
专业代码:080905
适用年级:从2017级起使用
一、专业历史沿革和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微机电、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一个专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增长,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大量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原经济区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均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物联网人才有强劲的需求。河南工业大学将粮油食品学科引入物联网工程专业中,构建更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使毕业生可以从事“智能粮仓、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物联网教学、科学研究、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需求,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电子、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在信息产业、相关应用领域及企业单位从事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并能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目标1.能够适应物联网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了解物联网工程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政策、法规,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负责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物联网工程项目的测试和技术支持,胜任测试工程师、技术经理等工作。
目标2.能够跟踪物联网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负责完成一个以上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胜任研发工程师、产品设计师等工作。
目标3.具有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文化、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承担企业中层管理工作。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背境下获取信息,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专业培养标准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全面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具备较好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或组件,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工程技术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物联网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开发、选择和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物联网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物联网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物联网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与团队: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与交流: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物联网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有效指导本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顺利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使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有效达成上述毕业要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3个方面对本专业毕业要求进行细化,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实现专业培养标准所要采取的教与学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见附表1)。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3~7年。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南工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 工学 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0.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程62.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3学分,公共选修课程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0学分,集中实践课程30学分。
六、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七、核心课程
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操作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与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等。
八、各类课程设置结构比例表
表 1 各类课程设置结构比例表
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平台 |
公共必修课 |
必修 |
62.5 |
38.94% |
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5 |
3.12% |
专业平台 |
专业必修课 |
必修 |
43 |
26.79% |
专业选修课 |
选修 |
20 |
12.46% |
集中实践课 |
必修 |
30 |
18.69% |
总计 |
160.5 |
100% |
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及其占总学分比例① |
≥ 55.6 |
≥ 34.64% |
注:①指所有的实践学分,包括课内的实验、上机、社会实践、实训以及专业集中实践课程
九、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课程
校级通识平台公共必修课本专业学生需修满62.5学分。其中包括:思政类课程16学分、数理类课程25.5学分、英语类课程9学分、体育类课程4学分、人文艺术类课程3学分、军事类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类课程3学分。
另外,本专业学生应按要求每年参加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不计学分)。
校级通识平台公共选修课程本专业学生须至少修读非本专业学科大类开设的校级公选课5学分(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选)。
(二) 专业课程
本专业学生专业平台课程须至少修读95学分。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4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20学分、专业集中实践课程30学分。
十、赴台进修班课程教学进程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为河南工业大学与台湾中原大学合作办学专业,由台湾中原大学的教师到河南工业大学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到中原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管理,获得的学分计入河南工业大学学籍管理系统。赴台进修学生在中原大学所修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本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基本一致,进修获得课程的学分由河南工业大学kaiyun欧洲杯app学术委员会认定,确保所修学分能够支撑本专业毕业要求。其中赴台进修学生对应专业课程如下表所示。
表 赴台进修学生专业课程
序号 |
赴台进修课程信息 |
河南工业大学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必修/ 选修 |
1 |
计算器网络 |
3 |
计算机网络 |
3 |
5 |
必修 |
2 |
数据库系统 |
3 |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3 |
5 |
选修 |
3 |
生医感测模块整合应用 |
3 |
RFID与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3 |
5 |
必修 |
4 |
单芯片嵌入式系统 |
3 |
嵌入式系统 |
3 |
5 |
必修 |
5 |
智能电子专题(二) |
2 |
物联网前沿技术 |
1 |
5 |
选修 |
6 |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3 |
Java程序设计 |
3 |
5 |
选修 |
7 |
物联网环境监测实务 |
3 |
海量数据存储 |
2 |
5 |
选修 |
8 |
物联网创意设计(二) |
2 |
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 |
2 |
5 |
必修 |
9 |
嵌入式系统实验(一) |
1 |
嵌入式开发综合课程设计 |
1 |
5 |
必修 |
附表1: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3个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培养标准(附表1.1)、实现专业培养标准所要采取的教与学方式和方法(附表1.2),以及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方法(附表1.3)如下。
附表1.1 专业标准 |
|
方面 |
内容 |
目标要求 |
课程 |
|
知识 |
1. 自然科学知识 |
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软件使用、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数理类通识课、大学英语、计算机科学导论 |
|
2. 人文科学知识 |
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律、心理学、项目管理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艺术类公选课 |
|
3. 专业知识 |
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 |
|
4. 工程知识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
|
能力 |
1. 终身学习能力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职业教育类通识课、毕业设计、 |
|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嵌入式开发综合课程设计 |
|
3. 逻辑思维能力 |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程序设计实践、算法分析与设计 |
|
4. 研究能力 |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物联网数据传输处理综合课程设计 |
|
5. 表达、交流能力 |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 |
|
素养 |
1. 身心健康 |
具有较好的身心素养,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心理健康选修课 |
|
2. 道德修养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3. 国际视野 |
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动向 |
形式与政策 |
|
4. 团队合作 |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毕业实习、专业工程训练 |
|
附表1.2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
方面 |
内容 |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
知识 |
1. 自然科学知识 |
数学、外语、物理学等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学术讲座 |
2. 人文科学知识 |
社会、人文、自然科学,艺术等素质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学生社团活动,素质拓展与创新、学术讲座 |
3. 专业知识 |
了解和掌握信息及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法规标准、产品需求、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方式等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学术讲座、新技术参观 |
4. 工程知识 |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等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学术讲座、新技术参观 |
能力 |
1. 终身学习能力 |
在知识传授的系列课程及实践训练、能力培养的途径中获得。 |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通过开设综合性的实验课,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工程项目,以及在企业中开展实际训练培养能力。 |
3. 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开设程序设计实践、算法分析与设计等逻辑思维较强的课程与实践项目获得 |
4. 研究能力 |
通过完成物联网数据传输处理综合课程设计等研究性较强的实践课程获得 |
5. 表达、交流能力 |
通过完成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以及开展学术讲座,参观交流等活动获得 |
素养 |
1. 身心健康 |
体育系列课程、社会实践 |
2. 道德修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 |
3. 国际视野 |
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
4. 团队合作 |
采取团队的形式,变换成员角色,训练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团队管理能力。 |
|
|
|
|
|
|
|
附表1.3 成绩评价方法
方面 |
内容 |
评价方法 |
知识 |
1. 自然科学知识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 |
2. 人文科学知识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 |
3. 专业知识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4. 工程知识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能力 |
1. 终身学习能力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2.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3. 逻辑思维能力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4. 研究能力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5. 表达、交流能力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
素养 |
1. 身心健康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 |
2. 道德修养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 |
3. 国际视野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 |
4. 团队合作 |
日常考核、作业、期末考试、实验相结合 |